北交所官网信息了解,2023年12月29日,光伏上游的电子特气公司——内蒙古兴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后简称为“兴洋科技”)申报北交所IPO获受理,由中泰证券担任保荐机构。值得一提的是:兴洋科技此次北交所IPO拟募资额高达14.53亿元,这是目前北交所IPO排队企业中拟募资额最高的企业。回顾北交所成立以来,兴洋科技此次IPO拟募资14.53亿元,也是仅次于已成功上市的康乐卫士(833575.BJ,募资35亿元)和贝特瑞(835185.BJ,募资20亿元),排在北交所IPO拟募资额排行榜第三名。
兴洋科技成立于2014年,公司是一家从事电子级硅烷气等硅基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为电子级硅烷气,公司主要客户分布应用于光伏和显示面板行业,并逐步拓展至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硅碳负极材料行业。
公司电子级硅烷气产品得到太阳能电池片、显示面板等下游行业的广泛认可。报告期内,公司客户包括通威股份(600438.SH)、隆基绿能(601012.SH)、天合光能(688599.SH)、晶澳科技(002459.SZ)、晶科能源(688223.SH)、东方日升(300118.SZ)、爱旭股份(600732.SH)、阿特斯(688472.SH)等太阳能电池片厂商,以及京东方(000723.SZ)、天马微电子(000050.SZ)、友达光电(AUOTY.OO)等显示面板厂商。同时,公司电子级硅烷气产品已拓展至新能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并已成功导入贝特瑞(835185.BJ)、杉杉股份(600884.SH)、万华化学(600309.SH)、壹金新能源等硅碳负极材料厂商。公司电子级硅烷气的生产工艺为改良歧化法,该制备方法可实现高纯度硅烷气的规模化生产,并能在降低能耗的基础上实现原材料的循环使用,但其工艺流程复杂且装备投入大,有很高的进入壁垒。公司自主研发了“改良歧化法硅烷生产技术”、“硅烷低温精馏纯化技术”、“液相增压充装技术”等电子级硅烷气生产相关的核心技术;公司还自主开发及设计电子级硅烷气的自动化生产系统,有效保障了产品质量一致性和稳定性。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形成了围绕电子级硅烷气生产的7项发明专利及10项实用新型专利。
公司在不断完善电子级硅烷气生产工艺的同时,持续开展包括颗粒硅、含硅电子特气等产品在内的硅基材料的研发工作,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经取得颗粒硅及含硅电子特气生产相关的6项发明专利及2项实用新型专利。随着公司“年产16,000吨电子级硅烷配套12,000吨颗粒状电子级多晶硅项目(一期)”及“年产1,200吨芯片用电子级高新硅基材料项目”建设投产,公司产品体系将逐步丰富。
据招股书了解,邵雨田先生直接持有公司38.21%的股份,并通过万兴企管间接控制公司4.03%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邵雨田、林富斌、冯江平三人为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共同控制公司90.00%表决权股份。冯江平为邵雨田的妻弟;林富斌与邵雨田为连襟关系,且为冯江平的妹夫。
公司的股权关系如下图所示:
2022年营收达4.17亿元,2020-2022年复合增速达170%
报告期内,2020-2022年兴洋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0.57亿元、1.33亿元、4.17亿元;受益于公司电子级硅烷气产品量价齐升,2021及2022年,兴洋科技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了149.26%和195.43%。
2020-2022年兴洋科技实现净利润分别为-0.20亿元、0.25亿元、1.78亿元。2021年实现扭亏为盈,2022年1年净利润翻了6倍多。
2023年1-6月营业收入为2.82亿元、净利润为1.31亿元。
据招股书了解,报告期内,兴洋科技光伏行业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4.99%、69.66%、76.47%和79.50%。受益于下游光伏行业需求拉动的影响,公司电子级硅烷气产品供不应求,销售单价持续增长,平均价格分别为8.64万元/吨、13.23万元/吨、22.46万元/吨和28.36万元/吨,毛利率分别为-3.78%、41.44%、62.12%和67.33%。
兴洋科技计划募资14.53亿元,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内蒙古嘉洋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6万吨电子级硅烷配套1.2万吨颗粒状电子级多晶硅项目一期与主营业务相关的流动资金。
中泰证券拿下北交所IPO拟募资额排行榜上前两名企业
截至2024年1月24日,目前北交所IPO排队企业共计130家。
兴洋科技此次北交所IPO拟募资额高达14.53亿元,这是目前北交所IPO排队企业中拟募资额最高的企业。而净利润高达7.46亿元的红东方此次拟募资12.91亿元,排在第二名。
值得一提的是:兴洋科技和红东方此次冲刺北交所IPO的保荐机构均为中泰证券。无疑,中泰证券是背后最大的赢家,拿下北交所IPO拟募资额排行榜上前两家企业。
从下表来看,目前北交所130家排队企业中,拟募资额超10亿元的有4家,分别为:兴洋科技(14.53亿元)、红东方(12.91亿元)、圣兆药物(12.75亿元)、开发科技(10.17亿元)。
数据来源:北交所网站,制图:他山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