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地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古地产”,股票代码1972.HK)在多项可持续发展标准及指数评价中稳占全球领先地位。太古地产参照TCFD框架披露应对气候变化的信息,同时也对标了ISSB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可持续披露准则2号-气候相关披露》。本文就其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内容进行拆解分析,为企业开展气候变化应对相关工作及信息披露提供参考。
一、 管治(针对气候相关风险及机遇的管治措施)
(一) 组织架构
(二) 制度保障
解读:
在管治方面,太古地产从人员配备和制度保障进行了介绍。其中人员方面,介绍了公司应对气候变化的整体管治架构,各层级成员构成,职责及成员所具备的气候变化管理知识和公司提升成员相应知识技能的措施。制度方面,公司制定了《气候变化政策》,并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发起的倡议。
二、 策略(如何应对气候相关风险及机遇对公司实际和潜在的影响)
-
在2025年前减低范围一及二温室气体排放量25%(以2019年作为基准年)。
-
在2030年前将范围三-下游出租资产的每平方米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28%(以2018年作为基淮年)。
-
在2030年前将范围三-资本商品的每平方米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25%(以2016-2018年作为基淮年)。
解读:
策略方面,公司主要介绍了降低碳排放的重点举措。从内容来看,目前大部分企业以碳排放管理或能源管理议题形式披露该内容,在实践方面是有一定的披露基础的。
三、 风险管理(如何识别、评估和管理气候相关风险)
(一) 实体风险
解读:
(三) 转型风险与机遇
摄氏1.5度
净零世界情境 |
通过严格的气候政策、创新及需求带动变革将全球暖化控制在摄氏1.5度的世界情境,于2050年实现净零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之前,可再生能源在全球供电的占比增至60%以上,政府政策亦日趋严格,例如收紧能源效益建筑守则及征收碳排放税。在此背景下,碳价达到每公吨162美元,反映整体政策的强度。 |
摄氏2度
与《巴黎协议》一致情境 |
通过逐渐收紧气候政策将全球暖化控制在摄氏2度。所有现行净零承诺均可实践,各国广泛推行措施达成短期减排目标,绿色科技的公共及私人投资略有增加。2030年之前,可再生能源在全球供电的占比增至49%,经济因此由化石燃料主导转为可再生能源主导。政府推行更多严格政策,例如收紧能源效益建筑守则及征收碳排放税,促进在2070年前实现净零。 |
摄氏3度
温室世界情境 |
不新增其他减碳措施。中国内地依然提供化石燃料补贴,低排放科技的投资不足,世界持续倚赖高碳排科技推动增长,因此大部分电网仍由煤碳及其他非可再生能源驱动。《巴黎协议》未能取得成效,长远而言,本世纪下半叶,全球许多地区包括香港及中国内地,极端天气事件都会变得更频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节能绿色建筑物可大幅提高租户保留率,估计可创造高达港币4.21亿元的价值。 -
在2030年前实现公司的科学基础减碳目标,估计可节省港币1.05亿元的碳税。 -
在2030年前,估计每年可通过可持续发展挂钩货款等绿色金融工具,节省高达港币1,200万元开支。
解读:
转型风险与机遇方面,太古地产基于国际权威的气候情境,选取了三种气候情境,分析公司面临的风险和机遇,并评估了每种情境下风险与机遇的大小,以明确公司管理风险与机遇的顺序,同时公司也采用了权威的估算参数估算了风险与机遇预计产生的财务影响。在整个评估工作中,公司构建了包含来自不同业务部门50多个同事的工作坊,力求评估结果全面、真实,同时也借助了精算风险模型、企业风险管理系统(ERM)等工具,以确保量化评估工作的开展。
四、 指标和目标(用以评估和管理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的指标和目标)
-
绿色建筑认证物业的总租金收入
-
绿色融资来源的债券及货款比例(包括绿色债券、绿色货款及与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贷款)
-
未来三年气候相关项目的预算开支
-
可持续采购支出
-
绿色债券收益资助的能源效益/低碳项目开支
-
绿色债券收益资助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开支
-
绿色债券收益资助的可持续水资源及废水管理项目开支
-
绿色债券收益资助的气候变化适应项目开支
-
总能源耗量
-
可再生能源用电比例
-
按楼面总面积计算的建筑物能源强度
-
碳排放(范围一及二)-基于市场的方法
-
按楼面总面积计算的建筑物碳强度
-
租户碳强度(范围三- 下游出租资产)
-
既有建筑取得绿色建筑认证的百分比
-
开发中项目取得绿色建筑认证的百分比
-
绿色债券收益和绿色贷款资助的绿色建筑项目开支
解读:
公司依照《巴黎协议》为全球物业组合订立1.5°C减碳目标,并基于其应对气候变化风险和机遇的策略制定了指标,通过监控指标的完成情况评估和管理气候变化风险和机遇。